作者:梁烱辉
依据前人的研究,「闽南语」是属於汉语系的一种语言,「汉语」是一种以汉字為字形,单音节发音,加上声调高低的不同组合,即可表达一个意义,透过一至数个单字发音的组合,必须做适当的口头变调才能表达一段完整语意的语言。
进一步分析,「闽南语」的声母部分多舌尖音,无轻唇音、无舌上音、无捲舌音。韵母部分在阴声韵方面,有部分韵母元音鼻化的特色。在阳声韵方面,有双唇、舌 尖、舌根三种鼻音作韵尾的特色。在入声韵方面,有以双唇、舌尖、舌根、喉塞四种发声部位收摄元音,使元音成為一发即收的短促音的特色。在声调方面,是以音 的高低、长短作不同组合,而產生七至八种不同高低长短的音阶,以此做為每个音节的声调,并以此区别不同的意义。从传统声韵学的角度来看闽南语音韵结构,鼻 化韵母与喉塞韵尾入声韵应来自后世音变,诵读文言文或韵文时,不应使用这种音变后的音韵。
如果不论其口音的不同,「闽南语」大致是闽南沿海一带的泉州、漳州、厦门、潮州、汕头、海南岛、台湾等地所通行的一种语言。使用人口至少有五千万人。从闽 南语族的迁移史,闽南语与域外汉音的比较,及拙著《臺湾闽南语传统语文教育文读音系统之调查与研究》一书来看,闽南语中的文读音韵系统应是汉朝时代用来记 录五经的古代汉语的遗音,更是中古时代用来统一中原汉语的「切韵」音韵系统的遗音,也是唐代玄奘大师用以翻译佛经的遗音,可见「闽南语」是贯串中华文化史 最悠久的一种文化母语。
自汉末五胡乱华以迄唐末藩镇之乱,黄河沿岸的汉朝遗民陆续向南方迁移,史上最早的记录是唐高宗时代,河南光州固始人陈元光领军建制漳州,这是大量人民移居 漳州最早的记录。唐昭宗时,藩镇之乱,中原民不聊生,王审之兄弟率领光州全民定居闽南,建立闽国,為五代十国中尚称平治的国家,这是史上第二次大量移民的 纪录。此后,中原板荡,外族侵扰不断,中原语言混杂变迁至鉅。尤其是元代蒙古族统治中国,以「北平话」作為「官话」,再经元代周德清所著「中原音韵」以 「入派三声」的方法,将汉字对应到原来无字可写的「北平话」,进而取代中原汉语,造成汉语在中原地区,整个消灭竟尽。因此,欲窥古汉语之语言风貌,唯南方闽南语所保留古汉音特性為不二法门。 而此一「官话」沿习至今,竟成「国语」,乃有别於当初的文化母语「闽南语」,更甭谈要传承中原韵书之母「切韵」了。也因此,「闽南语」在中古以后不再是书 记式的语言,口语方面的音韵系统,因為流於口耳间相传,语音接解导致变迁加遽,遂与原来的汉字分离,造成今日这种再也难以用汉字书写顺畅的窘境。
「闽南语」一词最早出现在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廾四日台湾公论报「台湾风土」吴守礼著「闽南语之性格」一文,过去对闽南语的称谓,多是:「闽音」、「台语」、「河洛话」,之后有称為「台湾话」、「台湾方音」、「本省话」、「闽南方言」、「福佬话」等称谓。
如果进一步来定义「闽南语」一词,实际上有使用范围之别,即在台湾使用的闽南语,与在台湾以外地区使用的闽南语。在台湾使用的闽南语称之為「台湾闽南 语」,其语言的特性是「漳泉滥」,亦即在台湾的漳州音及泉州音,因使用者往来频繁,以致语音混杂相乱而形成一种漳泉语音参滥的语言。而且依照参滥的不同程 度,可形成不同的各地腔口,如「台南腔」、「台北腔」、「宜兰腔」、「海口腔」等等。其中「台南腔」最具代表性,一般所谓的「厦门音」在台湾闽南语中,即 指「台南腔」。至於台湾地区以外的闽南语,大致是指大陆沿海地区,多因其形成的区域性并未互相参滥,因此其区域性的口音分明,一般使用人口较多的是「厦门 音」、「漳州音」、「泉州音」。
「泉州音」的代表韵书是「汇音妙悟」(A.1800),「漳州音」的代表韵书是「汇辑雅俗通十五音」(A.1818),「厦门音」(即台南腔)最具代表性 的是「厦门音新字典」(A.1913),其中「汇音妙悟」成书最早,「汇辑雅俗通十五音」其次,但若论记音的详实,则以「厦门音新字典」為最。因為「汇音 妙悟」、「汇辑雅俗通十五音」皆以汉字切音的表音方式记音,而「厦门音新字典」以「厦门音的字典」(A.1894出版有六千字)為基础,增字至一万五千 字,则是以拉丁字母依适当的定义来记录闽南语「台南腔」,因此,「厦门音新字典」中的记音,百年后的人读之,不致失真;而使用「汇音妙悟」、「汇辑雅俗通 十五音」的人,则只能以现代记音方式来标出现代的音,却无法标出成书当时的音,因此,近二百年前的漳州音、泉州音,只能用推测的方式拟定,失真是必然的结 果。
从上述闽南语的渊源来看,闽南语的音韵系统必须分成文读音系统与白话音系统二者。
文读音系统的演变,可分四个阶段来看:
一、第一阶段是上古周代雅言之整合期。
此一阶段的文读音韵系统,时间应属三千年至四千年前,地点為中原黄河、洛水一带,有夏代所代表之中原语言,商代所代表之东方语言,周代所代表之西方语言, 经长期整合后,表现在五经(诗书易礼春秋)之诵读上所呈现之音韵系统,论语述而:「子所雅言:诗、书,执礼,该雅言也。」孔子以五经授三千弟子,可见「雅 言」為当代官话,然此期之语言亦不能免於各地方言之影响,诗经為各国国风,必须以适当的方言音韵,才能将诗韵表现出来。
二、第二阶段是古汉语之整合期。
此一阶段的文读音韵系统,时间应属二千一百五十年前,地点亦在中原黄河、洛水一带,此期音韵系统,因汉武帝倡五经之学,承周代五经学者之语言系统,加上统治者所属南方楚地语言之影响,所建立之古汉语音韵系统,绵亙两汉四百年,為中央集权政体下统一之工具。
三、第三阶段是中古汉语之整合期。
此一阶段的文读音韵系统,时间应属一千四百年前,地点亦在中原黄河、洛水一带,此期音韵系统,因汉末五胡乱华,大量胡人定居中原,掌控政权而生音变,导致 隋代统一中原之后,而有外史顏之推(临沂)、国子博士萧该(兰陵)、仪同三司刘臻(沛县)、著作郎魏渊(鉅鹿下曲阳)、武阳太守卢思道(范阳)、散骑常侍 李若(顿丘)、蜀王諮议参军辛德源(狄道)、吏部侍郎薛道衡(河东)、陆法言(魏郡临漳)八人共同撰集「切韵」一书,以存留五经文读系统。其后,唐初高宗 总章年间,河南光州固始人陈元光领固始兵建制漳州,中原人士大量移居闽南。唐末昭宗藩镇之乱,河南光州固始人王绪、王潮领固始兵南下,举城随行,而有王审 之建闽国,聘中原士人治国。
四、第四阶段是近代汉语之整合期。
中原汉语南移闽南地区,直至明末,再随郑成功移植臺湾。其间不能免於语言接触所產生的语言变迁,因此,「效」摄与「果」摄合流,而仍有古韵之跡,「止」 摄齿音混入「遇」摄,「宕」摄与「通」摄合流,「曾」摄一、二等字皆混同於三等字等等。由於汉族强而有力的同化作用,始终掌控当地文化政经实力,才得以免 於被当地土著同化的命运,直至今日,中原汉语假藉闽南语之名留传至南洋与西方各地。
至於闽南语中的白话音韵系统,依拙见,绝大多数应属文读音音变后之音韵系统,如有受到闽南土著语言之影响,而有上古留传至今的土著语言底层保留下来的痕 跡,此种语言底层,其实亦与古汉语的母语底层有相当大的渊源。因此,严肃地面对闽南语音韵系统的来源,无论文读系统或白话系统,可以说,其实就是古汉语直接而且一脉传承下来的现代汉语,因此,「必也正名乎」,闽南语就是古汉语之现代语言形貌,来自一千三百年前中原黄河、洛水一带的语言,先祖皆自称「河洛人」,用语皆為「河洛话」。今日所以自称為「闽南人」,所用為「闽南语」,係春秋战国以来,移民自称来源的惯例,就如移民美洲者,自称「臺湾人」,所用语言為「臺语」同理。
附图 中原汉语流变图 1
中原汉语流变图 2
中原汉语流变图 3